原:2015/02/26 發佈於 inCulture 生活品味網(現已納入 GQ.com.tw)
不久前一拖拉庫的媒體還在大力鼓吹穿戴式的未來,且這過去一年多來有不少的大廠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穿戴式」裝置,從手環,手錶,別針,甚至是眼鏡。只要是能「穿戴」的,就會有廠商嘗試著把科技塞進去。
有趣的是,在這一窩蜂中, CCS Insight 市調公司在2013 年秋季針對約 1500 名消費者進行市調,卻得到了一個相反的訊息:這1500名左右的消費者中,曾經擁有過穿戴式裝置的人,有約 40% 的人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就不再使用他們的穿戴式裝置了。
說好的錢途無量呢,怎麼變成前途無亮?為什麼消費者這麼快就放棄使用了? 我們先從慢跑的穿戴式裝置,來看看發生什麼事。
我的個人使用經驗
我的穿戴式經驗是從 「Nike+」這計步器開始。你可以把這計步器藏在標示有 「Nike+ 」的慢跑鞋內,然後透過 iPod 或手機的 App 紀錄計步與距離。之後還可以把紀錄上傳到 Nike+ 的網站上,登錄資料或參加團體挑戰。我還記得那時曾參加過公司的團體挑戰活動,透過同袍間的激勵來達到目標。那陣子,大概是我這輩子跑步跑得最勤快的時期。(羅馬身材不是一天造成的!)
2013年,「Nike Fuel Band」來了。十一月上市的產品,馬上成為Top 5的聖誕禮物,許多地方賣到大缺貨。有之前 Nike+ 的良好體驗,加上公司同袍間的一窩蜂討論,我馬上買了 一只回來。
Nike Fuel Band 首先是一只很酷的手錶,然後它還能顯示你的「燃料目標」。這概念是把使用者整天所有大大小小的活動全部轉換成「FUEL」的紀錄。你只需設定一個「燃料達成目標」,然後在一日活動中去累積到達這個目標,就算是達成任務。同樣的,除了在裝置上可以顯示消耗掉的卡路里等資訊外,還可把這些資訊上傳到 Nike+ 的網站上做登錄紀錄或參加挑戰。「燃料」這概念頗棒,讓那陣子同事間相約下班後上健身房去「累積燃料」。而那陣子大概也是我這輩子去健身房去得最勤快的一段時光。
「自從我開始運動後,Fuel Band 就是我的首選。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可以及時取得我要的資訊,包含時間、熱量消耗、步數;另個原因是:它有基本功能性,可以取代手錶;最後,他是手環,代表就算我跑步脫到只剩一條短褲,也不必擔心佩戴的問題」,一位有使用 Nike Fuel Band 的朋友,在我們聊起穿戴式這事情時他跟我說。
「對我而言,是否有 Social Network 聯結並不重要,設定運動計劃也不重要。我重視的是現在眼前的事。過去可以記錄備查就夠了;而未來變數太多,對我這非專業運動者來說,規劃運動這事不太實際。我曾好幾次想買 UP(另個同類產品),但卻找不到一個必要的原因;而FitBit (也是另個同類產品)更糟,在看完 FitBit 的功能後,發現它和Fuel Band對我的意義完全一樣,而我已經有Fuel Band了。看,現在Fuel Band 就在我的手上。今天我跑了兩萬六千步,消耗 2800大卡。還可以。」
我的觀察中,運動手環的消費者主要分為幾大類。一是有運動習慣,想藉運動手環得到更多資訊來了解自己的運動行為;二是原本沒有固定運動習慣,但卻希望藉由這類商品來建立屬於自己的良好運動行為,例如我,或是只是想了解自己活動量的消費者;當然也有純粹因為是新奇 3C而購買的3C控。無論是哪一類,可以發現運動手環基本上是針對第一種類型消費者而設計,因此功能面來說都做得大同小異:盡可能蒐集生活資訊與運動資訊。
但問題是「然後呢?」。這些資訊收集起來之後,能表示些什麼?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我們不再使用
從已有運動習慣的使用者角度來看,如先前朋友所提到的,他不在乎過去或未來的資訊,他只在乎現在:現在跑步的狀況、心跳等。他把自己定位在「非專業運動使用者」,所以其他「非顯示現在」的資訊或許是不夠專業,因此無法解讀,或者是不想去花時間分析。總之他會直接忽略這些資訊,因為對他來說,那些資訊沒有急迫性。
這並非代表那些資訊不重要,或缺乏意義。相反的,這些資訊累積了使用者的行為模式或跡象。如果加以分析應用,可提供使用者更好,更有效的「運動行為」改善,甚至是可以提早發現一些身體的狀況。只可惜,他沒興趣。
而像我這種懶人類型,因為嘗鮮或同儕一窩蜂效應而衝動購買的 3C 控思維,剛開始或許會因新鮮感而持續使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達到想要的假象(上健身房)。但興頭過了就不了了之了。
整體而言,這些產品有趣,但所能影響的範疇相當有限。除非產品設計上,給消費者一個不可抹滅的使用理由,否則要改變現有的行為模式是相當困難的。很可惜,以上的產品,並沒有給出充分堅定的答案。
重新思考運動手環—穿戴式科技的意義
在運動手環問世前,雖然有計步器,或者心跳監測器等裝備,但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方式來紀錄我們的活動或運動。而且不管是計步器或心跳監測器,這些裝置的問題不是功能過於單一,就是價格過於高昂。運動手環解決了這些問題,讓「生活紀錄」成為負擔得起並且有趣的事。
然而,當過去的問題看起來被解決時,也產生了全新的疑問:我們擁有這些資料,然後呢?如果再擴大點看,現下我們的生活中無不充滿了大量的「資料」,如何把這些「資料」經過過濾,分析,轉化成有意義的「資訊」,而能為我們所用?滿山滿谷的「資料」對我們來說缺乏意義,我們需要的是整理過的「資訊」,但更需要的是分析篩選過的「建議」,提供我們專業的建議或細心的提醒,成為「行動」。
單看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運動手環」來說,絕大多數都擁有相當程度的硬體,而且絕大多數都有很不錯的品質,有些還特別設計過,在觸感與操作上提供更優質的感受。但是,這終究只是硬體,再怎麼美輪美奐也只是一個「資料產生器」,當沒有「建議」時,我們很快就放棄使用了,這就是眾多穿戴式科技沒有參透的一環。
這些運動手環缺乏的是「然後呢?」,把這個「然後呢?」轉變成一種服務,才能創造出更高的價值。例如:高爾夫球教練使用「揮竿記錄器」與平板上的 App 的配套應用,提供立即的圖像分析讓學員更加了解自己揮竿的問題。 Personal Trainer 提供個人專屬的健康管理服務,讓使用者不受限於地域性的把運動手環資料同步上傳給 Personal Trainer 。每週 Personal Trainer 針對這週的運動資料提出一些健康管理建議,在與營養師諮詢整合,提供一套完整的健康飲食控管。這些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天方夜譚,這類服務已經在國外萌芽發展,且悄悄地拓展開來。如果,運動手環能提供一些這類的服務,或者給予一些指引讓使用者取得這些服務來搭配他們手上的運動手環,那會是更棒更完整的服務。
一個科技產品的硬體只能在第一時間「把自己賣掉」,當消費者買回去之後,用沒多久就失去了興趣,下次再看到類似的產品,他們不會再有購買的慾望。而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也不會花太多的時間為了一個產品而去學習數據分析,他們不想也沒有必要成為專業,他們只想要藉由科技產品來減輕自己的負擔,或者得到輔助。與其賣我一個「運動手環」,不如賣一個「個人健康管理服務」會是更具魅力的。消費者不傻,只是想要更聰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