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稿回顧」「泛科技」Apple 專題(四)/你所不知道的 Apple Store:細節的惡魔藏在商店中

原:2016/02/01  發佈於 泛科技Apple 專題

提到 Apple Inc.,我們常會聽大家說:「魔鬼藏在細節裡」,但絕大多數的人往往只以為這個「細節」單純是指產品本身。事實上,Apple Inc. 對於細節的定義與執著的程度,絕對是超乎外人想像的。

在 Walter Isaacson 所著的 Steve Jobs 傳記中便提及過,Steve Jobs 對細節的執著,源自於對木工有極高興趣的養父 Paul Jobs:「就算看不見的小地方也必須注意到其細節」。這個追求極致完美的意念,當然也隨著 Steve Jobs 導入了 Apple 整個企業體系中。

到處都是細節的 Apple Inc.

只要有機會拜訪 Apple Inc. 直營的 Apple Store ,你不難發現,除了大小區別之外,幾乎所有 Apple Store 的擺設、陳列方式都相當一致。不說你不知道,在加州的 Cupertino ,Apple 總部所在地附近的某間大樓裡,Apple 把全球所有零售店分為幾種不同的公版,且打造了一個 1:1 實體大小的零售店樣板。

「什麼!零售店也可以打版試樣!?」Apple 對於細節的要求不單單只是產品或軟體而已,而是連自己的零售通路也套用相同的高標準施作,Apple Store 裡的每一個擺設,每一張桌椅,每一個商品陳列,甚至連用什麼建材,都會先在這個樣板屋裡全部排演過一次,才能拍板定案。

銀座 Apple Store 旗艦店(照片提供:Michael)

銀座 Apple Store 旗艦店(照片提供:Michael)

不鏽鋼板增添科技感,玻璃牆聚集路人目光

還沒走進 Apple Store 前,很遠就能清楚地看到 Apple Store 的位置。除了全玻璃方塊的第五街 Apple Store 、紐約中央車站、巴黎羅浮宮等等標竿旗艦店會有截然不同的特殊設計以外,絕大多數的 Apple Store 在外觀上都有一定的相似度。

首先,外牆面會使用大片大片,經過噴砂處理的不鏽鋼板砌成,中間鑲上用 LED 背光,透過壓克力呈現的 Apple Logo。面向大街或者賣場的部分,會使用大面單片玻璃當成外牆及展示櫥窗。大片噴砂不鏽鋼板設計,傳聞是源自於 Zahner 這家專門用金屬材質打造 organic 外型設計的建築設計及建材公司的發想。Zahner 同時也是設計 Herzog & De Meuron 和 De Young 博物館的設計師。

大面積的噴砂不鏽鋼板不僅僅在外牆使用,還延伸至 Apple Store 室內的牆面,相當有科技感,卻又不會太過衝擊。雖然一摸到就會留下指紋,Apple 還是堅持用這樣的素材,一定有它的道理。不過也有人說,這種不鏽鋼材是日本公司的傑作,至於哪一種才是真的?又或者兩者都存在,我想答案一點都不重要。因為,不管是哪一家公司做的產品,看到外牆設計就會知道來到了 Apple Store,這就像 iPhone 6S 用哪一家晶片一樣,沒有必要刻意計較,反正產生的結果都是一致的。

Apple Store 櫥窗設計(照片提供:Michael)

Apple Store 櫥窗設計(照片提供:Michael)

除了噴砂不鏽鋼外牆,Apple 非常善用超大面積的單一玻璃來做建築的一部份,不論是第五大街上的 Apple Store 或是商場內的小間 Apple Store 都可以看到這個元素。或許有人會以為:「不過就是塊玻璃而已,有什麼了不起的?」只要稍微接觸過裝潢的人就會知道,單面玻璃面積越大,價格會以倍數,而不是比例增加。這麼大一片完全沒有接縫的玻璃,要承受各種氣候變化,要夠堅固能支撐建築的一部份,還要非常耐用!偶爾承受一些路人甲乙不小心的衝撞,不僅不能易碎,萬一崩裂了也不能散落下來。能夠達成上述這些基本要求,對於一般大小的玻璃已經不容易了,更何況是整面牆大小的玻璃?想到真的會令人不禁敬佩起 Apple 敢花錢敢要求的個性(任性?)!

這種大面積的店面玻璃使用,讓整個 Apple Store 內發生的事情,完全沒有隱藏地展示在所有路人眼前,這也是 Apple 想要的「魚缸效益」。

就像小孩子對海產店門口水族箱裡活跳跳的活魚產生好奇心一樣,路過 Apple Store ,如果看到裡面有一群人圍著看東西,你一定也會好奇駐足而視,想知道裡面在做什麼,這種細微的心理戰術就是極致的細節考量!所以, Apple Store 的員工在新訓過程中,都會被提醒只要穿上制服站在店內的那一刻起,你就如同上了舞台,隨時都會有人在看,隨時都要注意自己的一切行為。別以為你在裡面偷偷挖鼻孔沒人知道,路人甲乙都在看啊!

 Apple 的櫥窗設計,總是令人眼睛一亮,而且總會用把使用情境直接的呈現給你(照片提供:Michael)

Apple 的櫥窗設計,總是令人眼睛一亮,而且總會用把使用情境直接的呈現給你(照片提供:Michael)

燈光迎客如貴賓,灰地板大有來頭

走進 Apple Store ,有些人會因為室內明亮的燈光而感到有點睜不開眼睛,這也是 Apple Store 想要給人的一種感覺。整個 Apple Store 對 Apple 來說就是一種商品展示,當然得用「展示燈光」的方式來照明。除此之外,強烈但不刺眼的照明,讓剛走入 Apple Store 的人也有一種走入陽光或 Spot light 的感覺,好像大明星上台,有種被尊重的溫暖感。

踩在腳下的灰色地板磁磚:Pietra Serena stone ,全球只有義大利 Florence 外的一個小鎮 Firenzuola(菲倫佐拉) 才有生產這種石材。灰色這個顏色,在心理學上讓人比較不易疲勞或產生睡意,除了消費者的感受外,對於長期在裡面工作的 Apple 員工來說,只要盡量減輕他們的負擔,就有正面效果。視覺上也讓所有 Apple Store 看起來舒適且一致,令人有似曾相似的親切感。或許就是這些考量,Steve Jobs 才會欽點選用這個建材。

有些人或許會不以為然,不過就是一家零售店,大費周章地花大錢去搞這些特殊材質,真是一點都不符合經濟效益。但是,對於 Apple 來說這些都是必須掌握與控制的細節。不過傳聞這個特殊石材已經開採到一個程度,可能要絕版了。不知道是不是跟 Apple Store 展店速度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Apple Store 配件展示架(照片提供:Michael)

Apple Store 配件展示架(照片提供:Michael)

原木桌裡原來藏了這些東西…

在建材與照明上講究,還不足以讓 Apple Store 更平易近人。

電腦科技一直給人一種生硬的距離感,所以 Apple 選擇讓人感覺舒服自然的原木桌來陳列商品。

這張看似普通的條形長桌,其實暗藏許多玄機。來自於具有百年歷史的木材公司 Fetzers(Fetzer Architectural Woodwork),清的原木色,不太過複雜的木紋,連觸摸的手感都相當細緻,令人感到舒服。從側面許多角度來看,頂多只能看到四支桌腳,以及一條從桌子中間連接到地上插頭的電線。桌上所有設備的電源插頭,都會透過桌面下的收納空間藏好、充電。

有些桌子側面還有隱藏式的收銀抽屜,當 Apple 店員需要找錢時,可以用手上的 iOS 裝置,透過店內專用的 Wifi 打開抽屜找零。在抽屜旁藏有一台熱感應印表機,用來列印收據。有些角落還收納著購物袋。桌下具有防盜系統的裝置,當有人硬扯、企圖搶劫、甚至惡意破壞防盜線時就會警鈴大響。所以,下次有機會在 Apple Store 把玩桌上的產品時,還是小心點,別大力硬扯,否則被人家當壞人看,可別怪我沒有跟你說喔!

Apple 就是要你伸手碰

除了在陳設素材上下功夫外,Apple 陳列方式的細節更是做足了功課。原木展示桌上只要展示著 Apple 的手提電腦或桌上型電腦時,螢幕開啟的角度多在 60 度左右

為什麼是 60 度呢?因為當你站在展示桌低頭看著電腦的時候,這個螢幕的開啟角度,剛剛好能讓你看到一些畫面,卻又因為角度的關係,一定看得不是很清楚,這時你就會想用手去推動或調整螢幕。這就是 Apple 的心機!他就是要消費者去觸摸電腦。

在你觸摸這些電腦後,才有機會對這個觸覺產生好感,想要更進一步瞭解 Apple 的產品。

Apple 其他商品的陳列也幾乎是出自同樣的概念及道理,就是要讓你拿起來把玩,感受一下、試用一下。一般的商場,因為擔心消費者會弄壞這些昂貴的產品,所以通常會刻意地做出些許距離與隔閡。然而,在 Apple 的認知裡,唯有產品被使用、被觸碰、才更有機會讓你了解 Apple 產品的優勢。因此,在陳設上會刻意營造一般人常見的使用情境,讓消費者親身感受一下,如果擁有了這個產品之後是什麼樣的感覺。

Apple Store 的展示桌總是聚集了試玩的人潮(照片片提供:Michael)

Apple Store 的展示桌總是聚集了試玩的人潮(照片片提供:Michael)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開始對 Apple 這家公司對於「細節」的要求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在 Apple Store 裡,只要多花點時間閒晃,可以發現許多細微的小細節,隱藏在各個角落裡。下一次,如果你有機會去 Apple Inc. 直營的 Apple Store ,不妨注意一下這些小地方,我想你會開始對 Apple Store 有更不一樣的體驗。有機會,我再來聊聊 Apple Store 裡「服務」的細節,那又會是一整篇有趣的討論了。

「專欄稿回顧」「泛科技」Apple 專題(三)/果粉的內心告白:我的奇妙蘋果使用者歷程

原:2016/01/28  發佈於 泛科技Apple 專題

在 iPhone 還沒崛起之前,絕大多數的人在買電腦時,根本不會去考慮 Apple 電腦。除了同規格的硬體設備下 Apple 電腦總是比人家貴上個三四成外,當身邊幾乎沒有人使用 Apple 電腦的情況下,萬一有狀況需要尋求支援或者詢問都會是一大考驗。

Mac 是什麼?Windows 才是王道

不僅如此,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在購買東西前,都習慣詢問身邊朋友來得到一些參考資訊。對於當年 Mac 市佔率不到 10% 的市場來說,想要聽到身邊朋友推薦 Mac 的機會還真是渺茫。

在還沒接觸 Mac 之前,我跟許多人都一樣,總覺得 Mac 是給專業美術人員或者音樂從業者使用的。

尤其,幾次接觸 Mac 系統的經驗中,因為不瞭解也不習慣,更加深我對 Mac 系統的排斥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當年只要去一趟光華市場,PC 用的軟體、硬體、周邊產品應有盡有,不僅種類繁多,還可以讓你貨比三家。所以,當年在我的認知裡面 「Mac」是給有錢假掰的人用的,超貴!超不普及!超難用!不能跟 Windows 互通!還不能打電動!在當時我的定義當中,「Mac 是個假掰的東西」。

但老人家常常勸誡「話不要說太早,說太滿!」。2003 年後,我成了當年我嘴裡那種很「假掰」的 Apple 愛用者。

一不小心掉入 Apple 的「坑」

事實上,我真正擁有第一個 Apple 的產品是四代 iPod 。剛開始總覺得很難操作,不像其他的 MP3 播放器直接整個資料夾拷貝過去就好了,要對 iPod 存取資料一定都得透過 Apple 自家軟體 iTunes。在此之前,在 PC 上都是靠著自己的分類資料夾在管理 MP3,也沒想過其他更有效的方式,反正習慣了也懶得改了。結果每到需要找一首歌,就得在滿坑滿谷的資料夾跟檔案中一個一個慢慢地爬。

直到開始看到一些網路上的分享文,告訴我怎麼善用 iTunes 的整理功能。原來, iTunes 音樂庫可以讓電腦自動分類管理好,我可以透過不同的搜尋條件,快速有效地找到我想要的音樂,比如說,演唱者、專輯名稱、音樂種類,哪個年份的音樂等等。再利用這些搜尋條件去產生播放清單,而這一切全都丟給 iTunes 就搞定了!慢慢地,開始發覺其實也沒有那麼糟嘛~ 而且還頗好用的啊!加上原本就頗喜歡神奇的 click wheel 操作模式,不論是觸感或者操作便捷性都讓人可以快速的習慣。

而這正是 Apple 設計神妙的地方,總能在不知不覺中讓使用者習慣。

這種習慣養成之後,就開始覺得其他系統非常不順手、很不人性。也大概是這種潛移默化的使用者經驗,讓許多 Mac 使用者自嘲像是「染了毒癮」一樣。而 iPod 帶給我的良好經驗,更進一步地讓我毅然決然買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台 Mac--第一代的 Mac Mini。

我還清楚記得收到 Mac Mini 的那個早晨,迫不及待的拆箱、拍照,然後貼上網路炫耀!開機時的那一聲「咚隆~」,就好像 Wall-E 充飽電看到太陽一樣的滿足!看到出現在螢幕上的 Apple Logo,就好像 Wall-E 看到 EVA 一樣的小鹿亂撞!我相信第一次接觸到 Mac 的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覺。

你還會不經意地在一些小地方看到 Apple 的貼心,比如說,早年的 Mac 前方都有一個電源顯示燈,當電腦進入休眠狀態時,這個燈示也會呈現一種「呼吸狀態」,讓你感覺你的 Mac 是有意識的生命體,而這些小細節都令人會心一笑。開心之餘,我們總是要回歸現實面,當這些新鮮點不再新鮮之後,我得學會善用這台 Mac Mini。

不僅是「果粉」,還出了書、變成了員工!

剛開始,我會夾帶著許多 Windows 系統的習慣在 Mac 上執行。比如說,我很習慣安裝軟體時,完全不去閱讀螢幕上跳出來的安裝視窗,反正就是一直「OK」下去就對了。移除軟體也是,得先到控制臺,然後點選「新增/移除軟體」來移除。我想,這是大多數習慣 Windows 操作模式的朋友都懂的流程。可是,在 Mac 上,軟體的安裝是直接把軟體拖拉到「應用程式」資料夾裡,而刪除就是直接把軟體從「應用程式」資料夾,丟進去「資源回收桶」的資料夾裡。

對於已經習慣過去繁瑣程序的我來說,這根本簡單到讓我覺得很詭異,好像忘了做什麼,總覺得不踏實,而這些就是 Switcher 常會面臨的「文化衝擊」。我便開始把這些經驗、心得與想法慢慢記錄下來,分享在網路上與其他使用者交流,也因為網路的關係認識了不少好朋友。透過這些經驗的分享與傳承,慢慢在當時的 Apple 圈累積一些讀者,產生了一些共鳴。很快的有出版社來找我洽談,出了一本「阿西摩的蘋果學習誌」,把我這些經驗,自己摸索出來的解決方式等等分享給更多的使用者。

寫完這本書的同時,我也因為一些個人因素搬回加拿大定居。重新投入職場的當下,我面臨一個重大的抉擇:繼續軟體工程師的生涯?又或者轉換跑道?或許是對於工作倦態剛好在那時萌發,也或許是對於 Apple 公司的熱愛,與其一輩子花錢買 Apple 產品,不如把自己成為推廣者。

於是,我毅然決然地在 Apple 官網上投了我的履歷表,申請進 Apple 直營店工作。說真的,我壓根沒想過會被錄取,畢竟,對於零售業我是完全的外行,唯一有的就是那自以為很懂 Apple 的莫名自信,還有那份想要協助別人分享經驗的熱忱。於是, 2008 年 9 月底,我正式成為 Apple Canada Inc. 的員工,展開了超過五年之久的 Apple 員工生涯。

「專欄稿回顧」不只是支卡西歐的APPLE WATCH

原發佈於:2015/03/24 @ In Culture 品味生活網(現已內入 GQ.com.tw)

「Apple Watch coming in 2015」,在2014年9月9日的發表會上,Apple 對整個市場投下了一個震撼彈,當下席捲了整個市場話題。市場上已經不缺所謂的 Smart Watch,例如:Samsung 的 Gear、Asus 的 ZenWatch、Motorola 的Moto 360,或Pebble等。大家都在討論 Apple 會給「穿戴式裝置」帶來什麼新改變?

只是另一隻卡西歐電子錶嗎?

Apple Watch 是 Apple 重新定義「手錶」的嘗試。首先 Apple 重新賦予傳統手錶上都會有用來上發條或者調整設定時間用的轉鈕。這個我們熟悉的轉紐,Apple 透過整合科技技術,讓它變成一個除了轉還可以按的轉鈕,並稱它為 Digital Crown。搭配上大家已非常熟悉的觸控螢幕作為錶面,構成 Apple Watch 的基本操作介面。 接著, Apple 在這手錶上放置了心率感應器與 Taptic Engine。

Taptic Engine除了用更細緻的方式去「震動」你的手腕,還可以藉著敲動,讓動作傳遞到另一個人手腕上的 Apple Watch;而心率感應器則可以親密的感受到你的脈搏。換句話說,Apple Watch 可以把你的觸覺,包括心跳,變成一個訊息傳遞到另外一隻 Apple Watch 上,稱這為有史以來「最貼近你的個人裝置」。乍聽之下,這樣的技術好像也沒啥了不起的。很多廠商都具備這樣的能力。

到此為止, Apple Watch 與其他 Smart Watch 並沒有什麼不同。似乎並不讓人驚艷,那為什麼Apple Watch會引起那麼大的震撼呢?  

傳遞私密的個人裝置

運用科技打造出震撼人心的效果,這一直都是 Apple 的強項。但 Apple 所做的並非只是應用前衛技術,反而是創造深入體察人性的應用需求。

例如 FaceTime。影像電話根本不是什麼先進的技術,只是過往的程式操作繁複到近乎謎語。FaceTime 只是讓這些變成「想都不用想」的一種操作。可別小看這一點點的突破,這創造的情感互動是影響深遠的。

幾年前,我因為工作關係,協助一位 80 幾歲一輩子沒用過電腦的老先生設定好他的 iPad。我問他第一個想要使用的功能是什麼?他說他想要透過 FaceTime 與他將近一年沒見面的孫子聯絡。當 FaceTime 接通後,老先生看到孫子的瞬間,眼裏泛著淚光興奮的跟他的孫子說「我也有 iPad 了!」。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我更無法忘懷我已故的 90 幾歲的阿嬤,第一次用 iPad 透過 FaceTime 看我剛出生的女兒。阿嬤表情興奮,一直忍不住的用手指頭觸摸螢幕上女兒的臉龐,嘗試著逗弄曾孫女,甚至發出可愛的娃娃音。人與人之間的訊息傳遞就是這麼的有趣及複雜。對科技文盲來說,Apple 做到了讓複雜變得簡單。重點是傳遞情感,而不是裝置的酷炫。

而 Taptic Engine 與心率感應器,則讓 Apple Watch 將人與人間的情感傳遞昇華到「無聲勝有聲」境界:你可以用手指頭在畫面上畫圖;也可以敲敲打打屬於你自己的節奏;還可透過心率感應器傳遞你的心跳。當一個人在外地打拼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在遠方思念的另外一個人的心跳,那種來自心裡的溫暖只有自己最清楚!    

生態圈,生態圈,生態圈

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這一切的功能不過只是開端,真正值得注意的是Apple 怎麼一點一滴打造屬於 Apple Watch 的生態圈。 在上篇〈誰傻瓜,誰聰明?— 從運動用穿戴式科技談生活〉 中我提到

 

[…] 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也不會花太多的時間為了一個產品而去學習數據分析,他們不想也沒有必要成為專業,他們只想要藉由科技產品來減輕自己的負擔,或者得到輔助。與其賣我一個「運動手環」,不如賣一個「個人健康管理服務」會是更具魅力的。」

 

一個裝置(例如運動手環)所能提供的功能性有限,而且有一個新鮮度保存期限,如果沒有持續使用的理由,一旦過了新鮮期,產品就很難延續下去。

Apple 對這點比任何人都清楚。打從 iPod 硬體的出現,改變我們購買音樂的習慣,進一步的改變了音樂圈的生態;iPhone 硬體的出現,讓 iOS 成為行動軟體的應用與交換平台,進而改變了行動軟體製造業的生態圈。這次 Apple 做的,同樣是想藉 Apple Watch 的硬體,來產生一個「私密個人服務」的生態圈。其中最讓人期待的,就是「個人化健康服務」的生態圈。

我親愛的老婆大人向來對 3C 產品都不熱衷。但這一次,她卻主動詢問我「Apple Watch 的 Heart Rate Monitor 可以幹嘛?可以量血壓嗎?我想買一支來給爸爸媽媽用。」今天,當我正在撰寫這文時,老婆又問「Apple Watch 有內建 GPS 嗎?這樣就可以用來追蹤失智老人或是幼兒了耶~」

更進一步,在3/9 公布的 Research Kit 中,Apple 正式宣告踏入醫療研究圈。透過 Apple Watch的硬體,與整合 Health Kit 與 Research Kit 的軟體,Apple 試圖創造這類技術的整合與應用開發平台。這高風險的前瞻舉動,將學術研究融入變成產品開發的一個環節,代表創造他人沒有的領先趨勢。

軟硬體結合,意味著可負擔得起的全時間個人健康監控得以成真。打個比方,一些慢性病發病前夕,都會有一些隱藏的特徵。而個人可負擔的24小時的監控系統裝置,其所需的費用和成本在過去是天方夜譚。現在有個負擔得起的裝置,能提早提醒你身體狀況的異常,甚至主動提供你的生理資訊給醫生,讓醫療團隊主動來協助你。對於慢性病的監控,甚至是急救需求都有機會被滿足。

市場反應也相當熱烈。當 Apple 公布 Research Kit ,短短 24 小時內已經有超過一萬多名用戶註冊參加史丹佛大學設計的 MyHeart 心血管疾病醫療研究檢驗軟體。這在過去這可是要全美國 50 個醫療研究單位花費一年,才有可能累積出來的研究參與人數!而 Apple 卻在 Research Kit 推出後短短 24 小時內完成這樣的成果。

這僅是 Apple 打造「個人化健康服務」的生態圈的第一步。於是,覺得Apple Watch貴嗎?如果能救你一命,價格絕對划算。  

專屬私人管理裝置

仔細觀察這幾年來大家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依賴,不難發現手機已是截至目前為止最私人的裝置:我們會在手機裡紀錄每日行程、通訊資料、信用卡資訊、備忘錄,也包含了許許多多我與家人的美好回憶。然後,我們會更進一步的使用手機來與網路連線,分享及搜集資訊,又或者呼朋引伴來一場虛擬拯救地球的活動。各種大大小小的原因,讓我們無時無刻都抓著手機成了低頭族。

然而,手機終究是手機,還是會有被放下的一刻。沒辦法如衣服般全時在極低干擾的情況下隨侍我們。例如當雙手在忙著做事時,你不會還有多餘的手抓著你的智慧型手機;你也不會洗手還拿著手機一起下去洗。(當然,關於某品牌手機標榜防水性能不在此討論。你可以這麼做,但我想你不會沒事這樣洗手機!)所以,打個比方,這感覺是你有個貼身保鑣,但你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希望他在你旁邊。

手錶就不太一樣了。手錶很貼身,幾乎我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手錶不會讓人覺得干擾,也不需要像手機一樣需找個位置收納。一般情況下,手錶戴上去出門之後一整天都很少拿下來,一直到回家為止。舉個例子來說,吃飯的時候你會把手機放下,但是你不會無聊到把手錶也拔下來吧。

這的確是 Apple 會稱 Apple Watch 為最貼近你的私人裝置的原因:不單是軟體面的說法,這也是硬體面的形容。手錶的 Form Factor 更適合全天候的貼身服務。於是當 Apple Watch 搭配上 Apple iPhone ,就成了個最棒的「個人服務系統」。我可以預見以後我出去開會的時候,手機只要在口袋裡面,或者手邊的包包裡面就好。電話來了,我的 Apple Watch 會透過 Taptic Engine 輕輕的敲我,讓我知道有電話來了。就算我再開會,我也不需要很突兀地打斷話題,而是很高雅的轉動一下手腕,瞄一下手錶上的訊息,然後,我再來決定是否要接這個電話。

瞧,干擾的程度多低。幾乎不需在意任何事情,它就自然存在在這兒。就像,不需思考任何事,就可以進行影像電話一樣。  

Ready or Not, Here we go!

Apple Watch 將於 4/25 正式發售。美國有市調報告說有超過 60% 的美國人對於購買 Apple Watch 沒有意願。但我一定會在 Apple Watch 上市就先去買一支回來玩。我的期待是用自己的經驗體會全新的「訊息傳遞」概念。

我好奇 Research Kit 與 Health Kit的「個人健康管理服務」生態圈。我想看看 Apple Watch 是否能拿來協助家裡的老人家做健康監控應用;我也好奇這樣的干擾可以多低,是否會改變我們對溝通的習慣。 等我買一只回來玩耍後,再來告訴你們我的親身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