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ly,Why Fly?

今 年六、七月的時候,台北市晉升為全球無線網路最大的都市,更榮獲了2006年智慧都市首獎。乍聽之下,你會以為台北市的網路資訊發展已經達到某種程度上的 成功了。沒錯,如果單看帳面上的數字,的確台北市的無線網路架構,看起來真的很棒。但是有實際使用過的朋友,可能會大大的不認同了。

先從阿西摩的親身體驗來說好了,根據「信義商圈無線入口網站」的資料顯示,臺北市信義計畫區戶外無線上網區的範圍包含忠孝東路五段、松仁路、信義路五段及基隆路一段所圍戶外及市府市政大樓一樓公眾區。

換句話說,如果你今天拿著NB加上無線網卡,應該能在這個範圍內輕鬆的上網。假如你真的這麼天真的想,那可能要大失所望了。現階段的無線網路,不但訊號不 是很穩定,就算連上線了也好像在賭運氣一樣得搏頻寬速度。不僅如此,在某些地段,你還非常有可能接收到一些私人或者其他網路的無線網路訊號,比方說中華電 信的WLAN。如果沒有一點概念,這就好像在「摸蛤蜊(台語)」一樣,只能用猜的,根本無法知道到底那一個訊號才是你想要的。如果一不小心,進入了別人的 私人無線網路,你的資訊安全就馬上出現了大漏洞。而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一不小心選錯了無線AP,進入另外一個不同計價方式的無線網絡,當下你開開心心的 使用,卻在不久後收到帳單結果當場抓狂!這還不打緊,最痛苦的是常常連結網站的速度,就好像回到從前用慢吞吞的Modem撥接上網一樣龜爬。那種速度恐怕 會讓很多已經習慣寬頻網路的朋友大呼吃不消。

這時候不禁想要問,這樣的無線網路除了像是空殼子以外,它的真正實用性究竟有多少?

筆者並不反對台北市推行無線網路的計畫,只是在推行無線網路的同時,是否應該先把配套軟體架構好,再來推行呢?各位必須了解到,硬體只是軀殼、平臺,而軟 體才是系統真正的核心價值與精神所在。就以目前的WIFLY無線上網服務來說,筆者認為,如果能夠有更完善的整合配套軟體,或許更能將無線網路計畫推廣到 更多市民手中,而不是單單侷限於特定的Power User族群。更何況,現在正火熱的3G通訊,不僅擁有更高的機動性,且3G上網的速度完全不遜於無線網路的寬頻速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水準。同時 3G上網還能讓你全省走透透,再加上現在都有月租方案可供選擇,在使用上比較不容易受到地域性的阻隔。說實在的,種種跡象都令人擔心WIFLY這樣的計 畫,會不會沒多久就曇花一現夭折了。

筆者常常在問自己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應用這些高科技產物,讓使用者更加容易輕鬆的使用?以WIFLY為例,該怎麼樣讓它生存下去?WIFLY是否也有一些很不錯的應用呢?答案是有的,它的進步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舉例來說,筆者常常在永康街一帶,看到許多來自日本的自助旅行觀光客,拿著書籍,或是地圖在尋找他們想要去參觀的景點或者餐廳。如果我們的政府,能夠推出 一個配套方案,善用無線網路與PDA讓這些觀光客在某些特定的區域中,能夠透過無線網路上網搜尋;甚至更進一步有所謂的租賃式旅遊隨身助理PDA系統,藉 由無線網路連結到區域資源服務系統,更輕鬆的在PDA上找到景點資訊,看到地圖或是照片,這不就更能提供一個有趣而生動的使用者經驗了嗎?

再舉個例子,信義商圈當中,都已經能夠有無線網路了,或許可以在重要路口或是景點附近,裝置幾臺免費電腦,並且架設一些預設好的服務系統。例如,商圈內餐 廳的預約定位系統,讓使用者肚子餓的時候,可以就近使用這些電腦,搜尋附近的所有餐廳,進而找到感興趣的餐廳。或是透過系統直接訂位,省去走到餐廳之後才 發現還要排隊等候的麻煩。透過這樣的系統規劃組合,使用者能夠輕輕鬆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而節省掉一些無謂的時間浪費。同時,這樣的系統,也能夠幫助使用 者更快速且有效的搜尋到自己想要逛,或是買的東西。

硬體不過是個軀殼,軟體才是真正的精神。空有一個光鮮亮麗的外表拿來炫耀政績是不夠的,真正能夠提出一些能夠讓大家體驗到,而且得以使用到的無線網路應用 系統,我想,這才真正能讓所有市民以及來到台北遊玩的旅客感受到「台北市是一個全球無線網路最大的城市」的體驗。筆者很樂於見到台北得到了這個殊榮,但是 這都只是個開始。如何善用這樣的硬體結構,而不只是讓它空轉,才是真正造福大家的好建設啊!

科技的慾望戰爭

最 近筆者身邊的朋友流傳著一個遊戲,叫做「十大」,也就是將你生活中最不可少的十樣東西列出來,且什麼東西都可以放在這張清單中。好玩的是,在大家的「十 大」當中或多或少都會看到電子3C產品的蹤影。食、衣、住、行、育、樂統統都能與電子科技掛上關係,而種種電子應用亦不斷地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甚至可 以說,科技已經充斥在你我的生活周遭了。但與其說這些是現代科技應用,倒不如稱之為科技玩具應該更為恰當。

當我們面對這些令人眼花撩亂,功能強大到可以送你上月球的高科技產品,不禁令人想問,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電子3C產品嗎?這些科技真的能像廣告中那般改善我們的生活?真的能幫我們解決問題?還是到頭來幫我們製造麻煩?!

我們真的需要一支萬能的手機嗎?
就拿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好了——「手機」。現在的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數位相機、隨身聽、記事本、電話簿,幾乎是應有盡有,甚至有的手機功能更強大到如同 一臺迷你筆記型電腦。可是,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每次我們買到新手機的時候,都一定有個「蜜月期」,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會狂玩這些新的功能。比方說照 相,大家都會努力狂拍,看到朋友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對方拍下來,也不管回家到底會不會轉到電腦裡面使用,反正先拍了就對。要不然就是買了支3G手機,就會很 無聊的打給也有3G手機的死黨,跟著很無聊的與對方玩玩什麼叫做視訊電話。然後一個月之後,大家就會被目前視訊電話的收費給嚇到。當新鮮度褪去了,大概絕 大多數的人都會遺忘這些附加的炫麗功能,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實際去踐行這些功能,並且適當的將它運用在生活之中。但唯一一個我們不會遺忘的,就是拿來打電話 吧。

也許你有過這樣的觀察,許多人一見有新款手機出現,就會立即想盡辦法購入,以擁有最新、最炫的手機為樂。筆者最近卻常常想起我的第一支手機,那支又大又 肥、又耐摔、又好用的手機,很少當機,鮮少罷工,儘管比起現在市面上的手機,它厚重了很多,但是,厚重的手機不見得難用,反而讓人覺得抓在手上實在多了。 不禁令人省思,我們真的需要一支萬能的手機嗎?還是我們只需要好用,待機時間夠長,而且不會在緊要關頭跟你鬧彆扭的手機?甚至,我們是否需要廠商告訴我們 這個新的科技能為我們帶來多少好處,或到底有多方便,還是應該自我詢問,清楚認識到自己的需要?

筆者曾經也沉迷在手機功能的世界裡,常常不經意的看到新手機,敗家慾望便油然而生。只是,有一天醒來,發現櫥櫃裡那一堆塵封的手機,我開始問自己,這真的 是我需要的東西嗎?還是,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身邊的廣告、朋友的炫耀文,種種誘因讓我覺得應該也該換新支手機了?

日新月異的產品滿街跑,盲從的結果只是更多的後悔與浪費
兜了這麼大一圈,筆者只是想要提醒大家,慾望與需求其實只有一線之隔!不管什麼科技,只要是能夠滿足自己需求的產品,就是好的東西。千萬別因為天花亂墜的 廣告,或是講得口沫橫飛的行銷人員,就陷入3C產品的慾望陷阱當中。沒有任何人會比你更清楚你的需求在那裡,你必須清楚了解自己的需要,衡量自己的荷包, 滿足最基本的用途,最後做出聰明的抉擇,不要盲目的追求著最新的規格,畢竟,現在這個科技爆炸的時代,日新月異的產品滿街跑,盲從的結果只是更多的後悔與 浪費。除非你是業界精英,除非你的收入驚人,又除非你就是靠它吃飯的,否則,一般的市井小民可沒這種財力這樣一直追著這些新機種跑。筆者花了那麼多時間, 花了那麼多銀子才終於學到,最聰明的人就是下手之前會多做功課的人!

希望,大家下次在燃起敗家慾望的同時,也能夠仔細衡量一下,做一個真正走在時代先端的3C玩家,而不是一個永遠追著科技跑的「冤家」!

本文原刊載於 PowerUser 雜誌 2006/09 no.94 pag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