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不在於「創業」,而是「戲劇效果」啊!

傅瑞德在石墨工房發表了 創業,不止如此 。當下,我有很多的想法,因為這剛好跟我這學期的一個專題研就有直接關係。所以,來把他記錄下來分享好了。。

簡單來說,網路上頗紅的某創業專家總是對於「創業」有著漫天飛舞的論點。至於對錯,我想大家自由心證,我也不去多說什麼。

但是,我覺得傅老大提到「創業」的問題,其實不該套用在這些人身上。因為,根本的重點不在於「創業」啊,而在於「戲劇效果」。

前陣子,我花了不少時間針對美國的電影創作導演 – Michael Moore 之前的拍的一片影片 – Bowling for Columbine 去做研究。
研究重點在於分析影片中論述點的可信度,以及論述技巧去做討論。而這當中,我發現跟傅老大文中所提到的一些網路名人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1. 數據引用的問題。

首先呢,Michael Moore 在該片當中提到美國因為槍枝而死亡的人數,然後又提到許多其他國家的人數來做比較。乍看之下好像很恐怖,美國一年因為槍枝死亡的人數竟然一萬多人,然後其他國家不到起百,甚至有的還不到十人! 看起來好恐怖喔~

可是,問題來了。首先呢,資料來源有些根本就是不具公信力的非官方組織。明明在講 1999年,結果資料來源,有的是 1994, 有的 2000年,有的 1999,有的又不知道是哪一年。總之,年份不同怎麼比!?不僅如此,有些國家人口明顯的比美國少,那這樣的數字比較有意義嘛?好歹算一下比例吧?但是,Michael Moore 卻選擇使用「數字」來嚇人。而通常,看到這個數字會去質疑可信度,或者去深入研究的人有多少?大家都是當電影在看,看完就算了。然後就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 Michael Moore 所想說的,美國因為槍枝多,所以因為槍枝死掉的人也很多。事實上,這些都是相當值得質疑的問題。

話題轉回來看,某些網路名人,也是善用數據來虎爛。重點是,這些數據真正會去追查的人有多少?有人會去在乎嘛?而數據之間的相依性,可參考性,對於絕大多數的網民說,誰有那麼多閒工夫去慢慢搜尋研究啊!所以啦,大家就會因為這些「預設式」的誤導而認同了名人的說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