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眾!會發光的豬鼻子!

隨著 Project Smurf 即將邁進 20萬公里的里程碑,加上引擎已經開始在吃機油了,每天這樣通勤,還要他陪我下賽道摧殘實在是太殘忍了。而且年紀到了,各種消耗品的花費也越來越可觀,是時候該讓他退休,偶而出來散散步,陪我玩玩就好。

所以這一兩年來就慢慢地開始尋覓新的一台代步/家庭用車。

很多人以為我會是那種內燃機的鐵粉,某種程度上,是的。對我來說,一台「車」必配條件就是需要有一顆開了會令讓你有感動的內燃機,不論是高轉那種亢奮,抑或是大西西低轉高扭力的狂,又或者是那種極致寧靜平順,在無聲無息中帶給你坡濤洶湧的動力曲線,這都是「車」必備的基本條件!沒有內燃機,那充其量就是個「交通工具」,而我現在要找的就是台「交通工具」。

而我對於「交通工具」的訴求:

  1. Low Maintenance 
  2. Get in and Go
  3. Functional
  4. Fun Factors而
Low Maintenance / Low Running Cost

已經有一台 Project Smurf 這台「細姨」了,夠花錢,也夠多可以讓我煩的事情了。我不需要連「交通工具」都要這樣搞我。而身邊不少已經跳坑 EV 的朋友,都一直在證明,EV 幾乎零保養。有些人新車買來,除了充電跟換輪胎以外,開了五萬多公里還沒需要保養。這真的令人蠻心動的!

如果撇除「大電池」或者「動力單元」的維修費用外,在保固內因為低保養頻率也意味著使用費用相對會是比較低的。我們這麼說好了,Project Smurf 平常市區通勤油耗 1公升大概跑 5~6公里,iX2 這台電動車目前所知道的電耗大概是 1度電 5~6 公里。一公升 98 汽油目前是 32 元上下,一度電我們用超充的平均來算一度電抓 10 元就好。油耗這一塊,直接就是 1/3的費用,如果家裡有充電樁,一度電我們就抓 2~3 元好了那就是 1/10 耶!!這有沒有令人很心動!?

除此之外,之前家裡的 BMW X1 保固內,一年大概保養一次,一次費用平均大概兩萬左右。到了後期,隨便進去就好幾萬。到了電車的時代,保養頻率大幅降低外,所需要保養的項目相對降低,整體的費用上來說,預期是會大幅降低的(這台車上的所有費用,我會用工具記錄下來做長期的觀察)。

Get in & Go

基本上,有一定性能的燃油車,基本上,發動之後,最好都不要大催,需要給車子一些時間讓工作機件達到工作溫度之後再催,對車子是比較好的。所以,像 Project Smurf 平常上班日,開出門通勤的路上,都開了 1/3 的路程之後,車子才開始暖起來,真的完全暖起來之後,就到公司了。如果遇到寒流,開到公司都還不見得暖得起來,對於 Smurf 來說真的都是浪費的消耗。電動車在這方面剛好就沒這麼囉唆,跳上車發動就跑了,不太需要什麼「暖車」,唯一需要注意一下輪胎跟煞車的溫度,一般街道上使用這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除非黃金右腳壞習慣出門就要一敗,不然不是太大的問題。

功能與功能性

如果我們把電動車當成是有四個輪子的智慧型手機,那,功能性就會非常重要!幾個對我來說非常加分的功能,首先,待車的時候可以開著冷氣!這對於平時需要在路邊等人的時候,尤其夏天!!這功能直接就把我收編了!我超怕熱,所以夏天在路邊等人的時候,為了開冷氣就得把引擎發著,而引擎發著不止耗油,還會增加無謂的積碳發生。電動車上就完全沒有這種問題!不僅如此,某些電動車還有遠端預先開啟冷氣的功能(雖然說,這幾年的油車也都有這功能,但燃油車要開冷氣基本上引擎就得在那邊空轉),這完全的大加分啊!然後各種有的沒有的「嘻嘩」成分的功能,比如說下載 App 打電動之類的。。。

當然,一些實質功能像是整合 Google Map 你可以把收集到的景點或者美食點都存放在 Google Map 上,然後上車登入自己的 Google 帳號,這些資料就會自動帶過來。有些電動車在行程安排的時候,還會用你現在剩餘的電量幫你計算是否夠電,甚至自動將沿路最順路的充電站幫你帶入。而且,自從 Tesla 導入了 Over the Air (簡稱 OTA)遠端更新的功能後,現在幾乎各家車廠都有這樣的功能。只要車輛的硬體可以支援,很多時候只要透過軟體更新,就可以開通新功能。有些車廠甚至改成「訂閱制」來讓有需要的使用者透過「訂閱」來開啟否些功能,雖然說,這樣感覺很斂財,不過,至少有這個功能上的延展性。

Fun Factors

既然要花大錢買車了,當然是要買一台讓自己會開心,而且是可以開心很久的車。所以,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點以外,當然還有個人喜好的問題。我喜歡開起來好玩,用起來有趣的車子。

比如說,Peugot e2008 完全保有了Peugot 一貫的「操控樂趣」,除了入彎 Turn-in 的那個瞬間你會感覺到這車的重量慣性會提醒你這是台「電動車」以外,其他時候你真的不會想起他是台電動車。靈活度極佳,後軸帶著跑那種 Peugot 感!Hyundai Ioniq 6 設計上有很多很不一樣的思維,像是車頭到車尾到處用 「digital bit」方塊 數目來提醒你這是 Ioniq 6(5 的話就是個方塊,6是 6個方塊)。車內有插座,可以讓你接一般電器使用!很打破大家對於「用車」的概念,玩味性很高。Tesla 當然就是滿滿的 SmartPhone 感,軟體科技應用來說,應該也沒幾個車廠能跟 Tesla 比。

Fun Factors 這件事情其實非常主觀,這就好像是你在尋覓「另外一半」的那種感覺。不見得一定要是金城武,或者志玲姐姐那樣才行,而是當你跟他/她相處的時候是舒服,是輕鬆,是開心的,就這麼簡單!

所以這一兩年的時間,我們其實一直都有在陸陸續續地看車,試車。甚至,租車來體驗 EV 是否真的能滿足我們對於車的需求,我是否可以適應這樣的「生活型態」。我們陸續試過了 Jaguar I-Pace, Peugeot e2008, Mercedes Benz EQA/EQB, Volvo XC40/C40, BMW iX1, Hyundai Ioniq 6 等等。當中 Volvo XC40, C40, Hyundai Ioniq 6 因為X上租車可以租得到,我還特別租了幾次跑遠程旅途來摸索。(找一天再來把這些車的心得寫出來)

最後在 Mercedes Benz EQB(小改款前) 與 BMW iX1 之間抉擇,老婆比較喜歡 EQA 但是,EQA 真的小了點,而且乘坐感不是很優(後座彈跳感有點重)。EQB 空間上比較剛好,但,當時的 EV 系統,Mercedes Benz 相較上比較弱一些。而 BMW iX1 頭批之後就漲價,加上當時產能有限,業務也不敢跟我們保證什麼時候可以拿到車。所以雖然訂車了,但當知道有新的 iX2 發表就毅然決然地轉單 iX2 盲訂搶頭批!(好,我承認我有那麼點虛榮嘻嘩的成份選這台車)單純的希望能比 iX1 更早拿到車,而事實上,好像也沒差多久,從下訂 iX1 到拿到車,也等了快一年 XD。

終於,把新車「會發光的豬鼻子」開回家了!真的蠻帥的!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