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電動車保養,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電動車少了「內燃機」那一大堆有的沒有的零件,保養上應該趨近於「零」,但,事實上,電動車畢竟還是一個「會動的機械」,還是有需要留意的保養項目。

輪胎
1. 一台車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安全配備是什麼?!那就是四條輪胎!你想想看喔,一台車唯一接觸地面的零件是什麼?當然是四條輪胎!如果輪胎無法有效地抓住地面,不管你有多大的馬力,多好的煞車,多棒的操控性,通通枉然啊! 尤其是,電動車通常都非常非常的重!而這個重量物理上當然也會增加輪胎的負荷。同時,因為電動車的重心低,側傾少,操控上會讓人很有安心感,但,物理終究物理,當你少了側傾來消化荷重轉移時的動能,這些力量總是自己找地方轉移的,理所當然地就直接轉到了輪胎上!這時候,輪胎的磨耗就會增加不少。 而電動車專用輪胎為了要應付電動車的特性,比如說重量,高扭力,滾動噪音等等,所以在設計,材質與結構上也與一般街胎有相當的不同。
既然我們已經認知到輪胎的重要性了,那麼,把輪胎顧好就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把握住的「保養項目」。
2. 建議,每次上車前都簡單留意一下自己四條輪胎的狀況,尤其停在外面路邊的時候,簡單的目視一下,看看輪胎是不是都正常飽滿的狀態,輪胎周圍有沒有異物,這樣等一下要開車的時候才不會造成問題。留意一下輪胎的胎紋。
3. 養成好習慣,隨時留意自己的胎壓。低一點的胎壓可以讓車子乘坐起來比較柔軟舒服一些,高一點的胎壓可以降低電耗,較為節能。但,低胎壓相對的比較容易升高胎溫也會增加輪胎的扭動負荷。高胎壓則可能讓車輛乘坐起來比較彈跳而降低了一些些的舒適性。不過,太低或者太高的胎壓都會造成行車安全上的疑慮。如果你不清楚該打什麼胎壓合適,那可以先從原廠建議值開始。

雨刷
「雨刷」其實也是許多攘常常會忽略的保養項目之一!尤其,BMW 的原廠雨刷常常很容易會「跳」,有一點點髒,油膜,或者因為有上潑水鍍膜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雨刷跳動的霧題,非常的惱人。
所以,為了雨天開車的安全,記得,三不五時的檢查一下你的雨刷。至於多久要保養一次,這就不太一定了,畢竟使用環境的不同都會造成雨刷壽命的影響。尤其,如果在落塵量比較多的環境下,玻璃累積了一層粉塵的話,這時候自動雨刷感應到輕微的落雨就自動開啟雨刷,這時候就很容易因為「乾刷」造成雨刷的磨損,嚴重的狀況甚至可能會刮傷前檔玻璃。
所以,理想的做法,就是盡可能的保持前檔玻璃的乾淨,雨刷壽命也會比較長一點點。我自己則是每個月都會檢查一下雨刷,或者趁雨天的時候注意一下雨刷刷過的痕跡,如果開始有刷出細條紋的時候,我就會準備來換雨刷了。
雨刷更換的方式請參考:https://reurl.cc/QX755p

煞車系統
1.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一下傳統油車的煞車系統是透過「摩擦」來產生制動力。機械煞車又有很多不同的材質,主要分兩大類傳統的金屬煞車與陶瓷煞車,我們今天只先講金屬煞車。金屬煞車要達到最佳的制動效果,會需要將煞車皮抹一層上煞車碟,而把煞車皮抹在煞車盤上這的動作叫做 Bed-in。在傳統汽車上,只要你平常有在開,每次使用煞車的時候就會不斷地產生摩擦,而讓煞車皮抹在煞車盤上,所以不太需要刻意去做「 Bed-in」。Bed-in 後的煞車盤看起來會是霧霧的金屬面。
2.電動車的煞車相對就比較複雜了些,電動車為了達到更高的節能表現,因為有個「動能回收/Regen」」系統來回收煞車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在絕大多數煞車的時候不太會使用到機械煞車,而是先以動能回收來當煞車減速。以 Tesla 為例,Tesla 的煞車九成的會先以動能回收減速,最後面的 ~10% 才會使用到機械煞車。也因為機械式煞車用得比傳統油車來得少,所以機械煞車在電動車上需要更換的頻率相對也少了許多,但,這不代表煞車不需要保養,只是保養跟注意的項目會不太一樣。
3.許多開電動車的車主習慣用 B-Mode 或者或者俗成的單踏板模式。這個模式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只會使用到動能回收來達到減速功能,只有到最後需要煞停的時候才會使用機械煞車。而這在全新車上的煞車系統就比較難做到好的 Bed-in,這樣就會影響到機械煞車的效果。常常會聽到有電動車主在反應原廠煞車煞車的時候有異音,通常多是因為這個因素所造成。所以,最好隨時檢查一下煞車盤面,是否有生鏽的產生,或者煞車盤面是不是很平整的霧霧的狀況。如果有生鏽,建議,可以暫時將動能回收關到最小,然後找個空曠的地方,把車子開到 50~60 公里然後重踩煞車到煞停,來回做個幾次,這樣不僅可以刷掉碟盤上的生鏽,同時也可以重新 bed-in 一下煞車。

冷氣濾網:
保持車內空氣清新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如果你跟我一樣家裡有小朋友的話,對於空氣品質就會特別在意。原廠的建議更換是兩年一次的樣子,不過,你我都知道在台灣的空氣品質。。。就像圖片上左邊那一片濾網,不過 6 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已經蠻髒的。所以,我自己目前是每 6 個月就會更換。更換上會需要拆副駕駛座手套箱下面的面板,還需要拔掉警示音的喇叭,網路上可以找到教學資訊。不過,施工上會需要有一些「身體柔軟度」的考驗,像我這種有點身體已經整組硬邦邦的老人,我是直接拿去花點錢請原廠幫我更換。
至於要不要繼續用原廠的濾網,這個問題就見仁見智了。坊間有便宜也有很貴的濾網,這個老實說水蠻深的,建議可以在車主社群裡面了解一下其他車友的心得。我自己目前是換了車友群裡面一位車友公司生產的濾網,目前使用上用還蠻不錯的,有機會再來分享。
12V 小電池:
很多人都以為電動車上就只有一個「大電池」,但其實不盡然。電動車的大電池主要是用來提供行車動力馬達所使用的,但,我們的車上還有很多其他的電控系統,如你的音響,車燈,等等使用的是與傳統汽車一樣的 12V 小電池。這個小電池在一般用車的情況下就會透過大電池來充電。與傳統的 12V 小電池一樣,電動車上的這顆 12V 電池也有一定的壽命。所以還是要定期檢查一下 12V 小電池的狀況,不然,當小電池沒電的時候,你不僅沒辦法開車,甚至可能會有很多的動作是無法操作的。